什么是手足口病?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临床症状: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到底长啥样?
▲ 示例图片来自网络
临床表现为
口腔起初为粟米大小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等处,偶然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疱疹破溃后成浅溃疡。
皮肤疹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米粒到黄豆大小不等,一般不疼不痒,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症在同一患儿不一定全部出现。
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在罕见的情况下,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因为这个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属,所以会在肠道淋巴结定植,宝宝可能会有一些胃肠道症状,如腹泻、腹痛,但症状轻微,不会太严重。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间接接触传染:接触了带病毒的用品、水;
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3岁前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流行方式
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
什么情况下就医?
·发热超过3天;
·脱水,小婴儿4-6小时无尿,大孩子6-8小时无尿,口服补液困难;
·走路不稳,肢体抽动,抽搐,反复呕吐;
·精神差,唤醒困难,烧退时仍不能恢复精神;
·体温控制后,仍呼吸急促、憋气、面色差、心率快。
以上情况,请及时就诊。
注意:患病期间,宝宝的口腔溃疡是很痛苦的,凉的及甜的食物能让他们稍微舒适和减少烦躁,因此鼓励爸妈们给予一些凉的和软的食物给宝宝,像凉的牛奶或水等。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微信公众号:
mengyimengsao
新浪微博:
@萌姨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