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育儿 | 宝宝老是没睡好,这些原因可能被你忽略!

宝宝老是没睡好

这些原因可能被你忽略!

良好充足的睡眠能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儿童免疫力,同时也能让父母得到充分休息,使家庭更加和睦。但是睡眠问题特别容易出现在婴幼儿身上。
大月龄婴儿、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和成年人在整夜睡眠中都会经理多个1睡眠周期。有些大月龄婴儿在浅睡时还会醒来。如果6个月大的婴儿,晚上醒来的次数超过1次,就要调整他的睡眠环境改善他的睡眠。大概1岁时,宝宝的灵活性大大加强,在睡觉时很难安分下来。这时,有规律的睡前程序,像讲故事、唱歌、温和的交谈就显得十分重要。大多数幼儿都很难入睡。睡前程序可以安抚他,让他平静下来。让幼儿带着心爱的物件去床上,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有帮助。即使事年龄较大的孩子,平静的睡前程序对于帮助他入睡也很有效。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变的更加活泼好动,总是累得头一沾到枕头就睡着了。但是有些孩子会因为恐惧、分离焦虑、对上幼儿园感到担忧而无法入睡。还有些孩子会因为将要发生的事,如假期和生日,而兴奋得睡不着。偶尔一晚睡眠不好除了会对第二天造成影响,没有什么别的坏处。帮助婴幼儿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要先帮助他保持固定的睡眠程序。

总结一下就是:1、规律的作息时间

2、固定的睡眠程序

3、睡前不做让自己头脑兴奋的事:比如不看电视手机。

01
规律的作息时间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吃饭睡觉本是最自然的事,但是为什么放到育儿,就成了问题呢?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我们之前辅食添加的时候讲到,经常让孩子处在饱足的状态下,孩子的胃打不开,就没有饥饿的感觉。孩子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不睡觉,说白了就是不困,要么是白天睡多了,要么是生物钟没有建立好,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规律的作息时间意味着:

首先,白天不要让孩子睡过长的时间,而且不要让睡眠环境光线太暗。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阴天下雨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容易迟到,就是因为光线暗,睡的舒服睡眠时间也自然延长了。其次,按时睡觉,让孩子到时间就困,自然就睡着了。

02
固定的睡眠程序
其实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都是常识性问题,但是为什么有的家长还不能这样做呢,比如在北京的家长,可能下了班,路上又堵车,回到家都很晚了,又很想跟孩子玩一会,这一玩,睡眠时间就比较随意了。所以建议家长,如果回家较晚,不要陪孩子玩,可以让照顾孩子的人把洗澡这件事留给自己,回家给孩子洗个澡,然后给孩子读一些绘本,轻缓的跟孩子说话聊天,唱唱歌,这样的亲子时光远胜于其他。能让孩子高兴疯玩的人很多,能让孩子觉得安定踏实幸福的人,也就只有父母跟最亲近的人了,这才是给孩子最宝贵的亲子时光。

03
睡前不做让头脑兴奋的事情
至少睡前一小时的时间,不要让孩子兴奋。
孩子睡眠不好,还有两个原因是容易被忽略的:那就是饮食问题导致睡眠不安以及家长的焦虑情绪导致孩子睡眠不安。先说饮食问题导致的睡眠不安,饮食影响睡眠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给孩子吃了太多不消化积食了,第二点就是食物过敏。

积食
我们先说第一点,积食。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之前我们讲过别给孩子穿多了,有一种冷是你奶奶觉得你冷,还有一种饿是你奶奶觉得你饿。老一辈人总是担心孩子吃不好来源于物质匮乏年代遗留的思想,自己小时候没吃饱,所以就总担心自己的子辈孙辈也吃不上。现在已经是物质充足的时代了,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想吃什么就吃到什么,但是这种来源于老年人童年时期的烙印是去不掉的,即使物质再充足,也总会担心孩子吃不到。特别是对于蛋白质,总是怕孩子吃不上肉,顿顿必须有肉。晚上可能也会给孩子吃很多肉,不用说孩子,大人晚上吃多了肉,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晚上睡觉都会很不舒服。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如果你发现孩子睡眠的时候不踏实,晚上翻过来倒过去的,有时还会咬牙磨牙,那很有可能就是孩子积食了。

积食同时伴有食欲不振、口臭、腹部胀满、大便酸臭有不消化的残渣等症状。

要避免因为晚上积食而睡眠不安,就要在晚上给孩子吃好消化的食物,少摄入蛋白质等增加肠胃负担的食物。再就是可以吃完饭半个小时后,带着孩子温和地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如果孩子真是吃了不消化的食物表现出腹痛等相对剧烈的症状,可以给孩子按说明服用同仁堂的小儿化食丸,但是不能作为常规药物给孩子服用。不管是什么样的药物,都是要遵循在必要时按照要求服用,是药三分毒。积食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

食物过敏
我们接下来去说第二点,就是食物过敏。在辅食添加阶段,因为食物过敏导致睡眠不安是很常见的。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时时刻刻都在与来自外界的威胁做斗争。当外界的物质仕途打破身体的防御,免疫系统就会和验证做斗争,直接接触外在环境的感染部位会有发热、泛红或水肿的症状。这些部位包括皮肤、鼻子、眼睛、喉咙、肺部,还有消化道。有时免疫系统会防卫过当,试图与一些无害的甚至有益的物质做斗争,结果就是过敏反应。当过敏引起身体不适的时候就会影响睡眠。食物过敏,更倾向于消化系统的问题。我们刚才说到过,肠胃不舒服,是会明显的影响睡眠的。如果你发现孩子会偶发失眠不安的问题,可以考虑是否某种或某几种食物导致孩子过敏或者不耐受,避免了导致孩子过敏或者不耐受的食物,孩子的睡眠自然就好起来了。

养育者的焦虑情绪
人生而对这个世界感知力很强,随着成长,随着磨砺,这种对于世界的感知力就越来越弱了。孩子的感知力很强,能闻到雨水香听到风吹过的声音,也会很敏感的感知养育者的情绪。当你把孩子的睡眠当作一个问题,它就一定是一个问题,因为孩子信赖你,他觉得你感知到的表现出来的就是正确的。如果你反复强调孩子不爱吃什么,那他就会越来越拒绝这种食物。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当你精疲力竭的时候快要睡着的时候,孩子会睡着,就是因为你也疲倦了,放松了,孩子也就放松下来了。当你精神焦虑,密切关注着孩子的睡眠的时候,他就会被这种情绪包围。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但自己睡着的时候,别人看着自己,有时候就会感知到,醒过来。在睡眠状态尚且有这种感知,别说入睡的时候被人关切了。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轻松育儿,放下焦虑。当你放下焦虑的那一刻开始,很多问题就自然不是问题了。

一般的睡眠不安都可以通过以上措施来调整,但是当孩子出现以下问题是,就要引起重视,考虑带孩子就医。

1、每天睡醒都会头痛2、有干扰到睡眠的严重过敏症状。

3、不论白天夜晚,都会感到深深的恐惧

4、高烧症状干扰睡眠,出现精神错乱或者幻觉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需要家长引起重视的,就是孩子对上床睡觉感到恐惧。

如果孩子对上床睡觉感到恐惧,那很有可能是对某些事(真实的或想象的)感到焦虑,尤其在晚上。

我们就需要知道孩子到底是对真实的还是想象的有所恐惧。如果是想象的,家长不必担心,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孩子开始看动画片的时候,动画片中的有些内容让他分不清到底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比如会担心有巨龙跟怪兽。此时家长只需要告诉孩子动画片里的内容都是玄幻的,他是安全的,父母会保护好他,并且在动画片里,好人总会战胜怪兽的,这并没有什么好可怕的。

如果是对虚幻的想象有所恐惧,我们并不需要担心,我们在安抚孩子的同时,要调整为孩子选择的绘本以及动画片,不要选择能让孩子产生恐惧因素的动画片。

如果是真实性的恐惧,就要引起重视,要弄清楚孩子感到恐惧的原因。是否真的发生了什么事让他恐惧或者有什么人侵害到了孩子让他感觉到恐惧。如果真的存在,家长就需要切实的去解决这个问题。

 题外话:现在有很多幼儿被侵犯的案例出现,其实父母完全可以在侵害发生最初就发现,并且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绝大多数被侵害的孩子都会表现出睡眠问题,家长要引起重视。
2
下来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公司一些明星月嫂育儿嫂在带孩子过程中总结的让孩子好好睡觉的好方法
如何哄小婴儿睡觉
有的宝宝天生就是天使宝宝,放床上拍两下就可以睡着。有的宝宝天生就不容易入睡,总是很活泼兴奋。有的医生的观点是所有的宝宝皆可以接受睡眠训练。另外的一些医生则持不同观点,认为针对不同宝宝要使用不同的方式,不是简单训练二字那么简单。以我们16年的服务经验而言,我们对于宝宝而言不是要进行睡眠训练,而是要进行睡眠培养。睡眠培养从新生儿时期就开始了,天使宝宝自然不用说,只要记住12个字:白天少睡、晚上早睡、按点吃奶。给他建立好了良好的睡眠习惯,很快宝宝就可以学会自主睡眠,并且这种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持续一生。

对于难以入睡的宝宝,可以抱着宝宝,轻轻从上至下的抚摸孩子的后背,也可以抚摸孩子的头发,握住宝宝的小手轻柔宝宝的手心。不要摇晃宝宝,将宝宝抱紧,让他觉得有安全感。

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襁褓包巾包裹婴儿,新生儿会有拥抱反射,稍有声音,就会抬起双手,所以我们可以用襁褓包巾,宝宝打上包裹,让宝宝继续保持在母体里的状态,让宝宝觉得有安全感,在音乐软件中找到心跳或者脐血流的声音,模拟子宫环境。

可以给宝宝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不放尝试一下《月光女神》和《离人》,很多宝宝听这两首歌就很快会安静下来。边放音乐边从上至下抚摸宝宝的后背,抚摸按摩宝宝的头,或者揉宝宝的手心,这些动作的核心都是让宝宝专注于这些感受,慢慢的宝宝就会放松下来,进入睡眠了。等到宝宝大一些,就可以给宝宝一些安抚物,比如安抚巾,让宝宝抚摸揉捏安抚物入睡,核心就是让他专注于这种放松的感受,自然的进入睡眠。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是人类自然的一种本能,如果吃跟睡都需要刻意训练而为之,人类可能真的早就灭绝了。所以家长要放松心态,要给孩子建立一种规律性的睡眠习惯,人类之所以可以进步,就是因为有饿又困有需求,人类有要满足自己的这种需求,如果我们过度养育让孩子不知道饿与困,让孩子丧失了这种自然的本能,那养育之路的艰难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了。

1
END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